​秋水之城一讷河

2025-03-03 17:17 来源:风向网 点击:

秋水之城一讷河

讷河市因讷谟尔河横贯境域而得名。幅员面积6,674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2个街道,有25个民族,总人口74万。讷河是清朝皇后婉容祖居地、中国马铃薯之乡、中国甜菜之乡和优质大豆主产地。历史悠久,人文鼎盛。1913年置县,1946年原中共嫩江省委省政府曾移驻讷河,1992年撤县设市,属于革命老区。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讷河距省会哈尔滨市400公里,距鹤城齐齐哈尔市120公里,距开放口岸黑河335公里。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京加铁路、111国道纵贯全境,讷五、讷克、讷尼等公路建成通车,是齐齐哈尔市以北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土地广袤,物产富集。讷河位于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拥有耕地600余万亩。黄粘土储量和质量居世界首位。地貌齐全,资源独特。地下水与五大连池一脉水系,矿泉水储量巨大。尼尔基水库围堰而成500平方公里水面,有北方第一湖之美誉。产业繁荣,城市和谐。希望科技园是省级工业示范基地,主导产业壮大成势。城南新区、人和广场亮丽恢宏,建于1915年的雨亭公园是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

讷河因水得名,是母亲河讷谟尔河的简称。清初属布特哈旗,(宜卧奇),后以嫩江为界分为东布特哈(讷河),西布特哈(内蒙莫旗即布西)1913年讷河设县,1992年讷河设市。讷谟尔是达斡尔语“秋天”的意思。“讷谟尔河”被称为“美丽的秋水”,讷河故称“秋水之城”。  

  讷河的隆冬千里冰封,银装素裹;春来冰雪消融,草木勃

发;盛夏“浩浩讷水注西江(嫩江)”。秋临天高云淡,沃野丰腴,是母亲河最靓丽秀美的时节。秋波潋滟是闪动的明眸,蒹葭苍苍是缱眷的情怀,“秋水之城”,实至名归。

讷河是抗战14年革命老区,抗日爱国将领、民族英雄马占山在民国版《讷河县志序》中说:“讷河草莱甫辟,设志较晚”。百多年来,讷河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对秋水之城的钟爱也一以贯之。“讷河之水甘且清”、“溶溶讷水水连”,都是前人赞美家乡的诗句。

民国诗人李兹恒的《讷河公园秋日晚眺》更是别有境界:天际浮云接翠微,公园小立对斜辉。秋山叠叠双峰秀,野水湾湾一鹭飞。几缕炊烟樵唱晚,半规新月钓群归。花间闲步香风送,得此骋怀莫自违。

清代初年,为抗击沙俄入侵,屯垦戍边,于公元1684年即康熙二十三年议定修建从吉林通往瑷珲的驿道。在黑龙江境内设驿站二十个。拉哈岗站(拉哈镇)至瑷珲站为上十站。宁年站(富裕县城)至茂兴(肇源茂兴镇)为下十站。讷河境内有驿站三个,由北向南依次是下十站首站拉哈岗站、博尔多站(讷河城)、喀木尼喀站(老莱镇)、墨尔根(今嫩江县)。上十站站官驻地墨尔根。驿道在墨尔根有两个分支,分别通向漠河方向和瑷珲(清代称黑龙江城,现在的黑河市)方向。漠河方向的驿道主要作用是淘金工人向京师运送黄金,故称“黄金之路”。墨尔根以南是独行线,站官南下进京到讷河是第三站,因此,在古驿道上,讷谟尔河畔北岸的博尔多站被称为“进京第三站”,或“天下第三站”驿站由站上人负责管理,是朝廷至爱辉(黑河)传递信息的一个重要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