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2025-03-10 14:12 来源:风向网 点击:

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网络上有一句话叫做“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这句话有什么心理依据吗?这是《今日头条》上头条问答中的有一心理方面的问题。




1




欲说“狂欢”与“孤单”,首先我们要看清什么是“狂”。


狂欢的狂字左边的偏旁是“反犬”旁,这个偏旁大多在动物名中出现,诸如:猪、狗、猫、狼、狮……,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偏旁就有着动物的象征,包含着动物的属性。


“狂”不是动物,但左边有象征动物的“反犬”旁,加上右边的“王”,连在一起就是“动物之王”。真正的动物之王是什么呢?不是虎,不是狼,而是由猴进化而来的人。


这当然不是说“狂”就是人,而是“人”这个“动物之王” 隐含着 “狂”的属性,换句话说就是:人性本狂。


人的“狂”在心理学上有什么依据呢?那就是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中最基本的层次“本我”:它处于心灵最底层,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动物性的本能冲动,只知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盲目地追求满足。相当于他早期提出的潜意识。






2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什么是“欢”。



“欢”字是由一个“又”字加上一个“欠”字组成。既然是欢乐的,那为什么还会欠呢?



前面说到本我按照快乐原则行事,但作为人,光按快乐原则行事是远远不够的,还欠一些重要的东西,否则就不能称之为人。





作为真正的人,还欠两样东西:就是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中的中间一层“自我”和最上面一层“超我”。自我按照“现实原则”行动,既要获得满足,又要避免痛苦;超我按“道德”原则活动,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






3




找到了“狂欢”的心理学依据之后,就不难看出狂欢与孤单在心理上的关系。



如果按快乐原则“狂”的本我代表动态的话,“又欠”的超我代表静态的话,那么“又欠”的自我就代表“动静”结合。



对应问题中提到的两个关键词:狂欢、孤单,那就是狂欢是动态的,孤单是静态的,这两端之间就是动静结合的。当然孤单只能是一个人,狂欢得有一群人。



人生就是这样,在动与静、静与动之间,也就是狂欢与孤单,孤单与狂欢之间,不断地演绎着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