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君子不重则不威”章解析

2025-03-16 16:12 来源:风向网 点击:

《论语·学而》“君子不重则不威”章解析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①,学则不固②。主③忠信,无友④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⑤。”

[原文通释]

孔子说:“君子不稳重就没有威信,学习知识就不牢固。把忠信看作立身行事的准则,不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过错就不怕改正。”

[注释]

①君子不重则不威:君子不稳重就没有威信。重,稳重。威,威信。②固:稳固,牢固。

③主忠信:以忠信为主干,以忠信为原则操守。主,主张,倡导,以……为主干。

④无友:不结交。无,通“毋”,不要。友,名词用作动词,交朋友,以……为友。

⑤过则勿惮改:有过错就不怕改正。过,作动词,犯错误,有过错。惮,怕。

[解读与点评]

君子的稳重不是装出来的,它包括修养的厚重,学识的渊博。威,宜释为权威,威信。对“威”如何解释,看现实生活中是稳重之人威信高还是稳重不够的人威信高就可以得出结论了。

孔子认为“忠信”是做人之本,看一个人首先要看他能不能做到忠信,所以他说要“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只是一个大的原则,都结交比自己强的只是一个相对概念,那个最强的还结交谁?从不同角度,结交比自己强的;同自己差不多的也应该是结交范围之内的。与仁人交,与能人交,与智者交还是对的。要着眼于人家比自己好的方面,而不要着眼于人家不如自己的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在交友中看到自己的差距,从而“过则勿惮改”,不断提高、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