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金桂的悲剧命运值得同情吗?

2025-01-19 09:36 来源:风向网 点击:

夏金桂的悲剧命运值得同情吗?

夏金桂的出场是通过香菱之口得知的,我想大家一定也和香菱一样翘首期盼夏金桂的到来。“桂花夏家”,多么有诗意的名号,花朵一样的富贵女儿,又通文墨。虽然后来,夏金桂的行径让人无比生厌,可天生的情种贾宝玉仍然唏嘘感叹,满怀遗憾地请教王道士疗妒的法子。

王道士真胡诌了一个“疗妒汤”,还说:“一剂不效吃十剂,今日不效明日再吃,今年不效吃到明年。横竖这三味药都是润肺开胃不伤人的, 甜丝丝的,止咳嗽,又好吃。吃过一百岁,人横竖是要死的,死了还妒什么!那时就见效了。”王道士的一顿调侃让我们大笑之余也明白了一个无奈的现实:女人的妒嫉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痼疾,罪魁祸首便是那些自以为是的男子汉大丈夫。

书中说这夏氏金桂芳龄十七岁,生得亦颇有姿色,亦颇识得几个字。若论心中的邱壑经纬,颇步熙凤之后尘。只吃亏了一件,从小父亲去世的早,又无同胞弟兄,寡母独守此女,娇养溺爱,不啻珍宝,凡女儿一举一动,彼母皆百依百随,因此未免娇养太过,竟酿成个盗跖的性气。爱自己尊若菩萨,窥他人秽如粪土,外具花柳之姿,内秉风雷之性。

呆霸王薛蟠,举止骄奢,行为下流,好色成性,以金桂的脾性又怎能心甘情愿?因此有了后来勾引薛蝌的非分之想。读夏金桂送果品与薛蝌一节,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潘金莲;有人为潘金莲的放浪翻案说这是一个弱女子面对无情命运的无奈抗争。薛蝌是和武松一样的正人君子,夏金桂的主动出击只有收获尴尬和耻辱。

薛夏的联姻应该不会像香菱说的那样简单,而是有着明显的商业目的。夏家也是京城有名的买卖人家,和薛家门户相当,只是家里没有男丁,孤女寡母,生意自然艰难。夏母见了薛蟠“又是哭,又是笑,竟比见了儿子的还胜”,一个女婿半个儿,不能不说夏母看见了薛蟠,把振兴家业的希望寄托在薛蟠的身上。可薛蟠哪里是理家作买卖的材料,分明一个败家子,惹祸的苗子。估计金桂回家没少抱怨,遇人不淑。女怕嫁错郎啊!

夏金桂设计摆布香菱与王熙凤迫害尤二姐有异曲同工之处。我们为王熙凤翻案说她逼死尤二姐是攸关身份地位的利益之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那么夏金桂嫉妒香菱是否也有情可原。只可惜夏金桂弄巧成拙,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中毒身亡。十七岁的芳龄妙华,新婚不过一年,没有幸福,没有快乐。在怨恨和嫉妒的火焰里燃烧了自己,毁灭了自己。长安著名的桂花夏家没有因为女儿的姻缘而家业重兴,而是随着夏金桂的死亡走上了陌路穷途。

我们试想如果薛蟠是一个象他兄弟一样的翩翩少年,夏金桂会不会收敛性子,琴瑟和谐的生活下去。

我们再设想如果夏金桂毒计得逞,最后中毒而死的是香菱,那么薛家会不会为可怜的香菱买单,将夏金桂绳之以法。我觉得这种希望很渺茫。家丑不可外扬,无权无势孤苦伶仃的香菱和薛家的名誉地位比起来太微不足道了。那样也许夏金桂会赫赫扬扬的继续她的复兴之路。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夏金桂面对得是呆霸王薛蟠这样冷冰冰的婚姻现实,难以抑制的是自己的疯狂和欲望,象一阵乌云,一场暴雨,像一团烈火,一声惊雷,瞬间消散了。夏金桂留给我们的不应仅仅是厌恶,她的短暂人生也充斥了悲情的音符。

爱读书,更爱生活,子凡小筑与你同行!欢迎关注订阅号子凡小筑(zifanxiaozhushenghuo)发现不一样的精彩,尤其是喜欢《红楼梦》,热爱传统文化,关注明历史百科的朋友,这里不会让你失望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