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装甲列车

2025-03-18 15:13 来源:风向网 点击:

二战德国装甲列车

装甲列车是伴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铁路交通的勃兴而出现的陆地武器系统,这种集机动力、防护力和强大火力于一身的战争机器曾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风靡一时,各军事强国均有装备,并被广泛运用于世界各地的战场上。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随着飞机、坦克等新型兵器的进步,陆战的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装甲列车渐渐难以适应新的作战方式,被逐渐淘汰;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舞台上,我们任然能够看到装甲列车的身影,尤其是在东线战场上,苏德两军都大量装备和使用装甲列车执行作战任务,在苏德战争中装甲列车迎来了其征战历程中的巅峰时刻。

在二战时期,德国是装备和使用装甲列车最多的国家之一,其装甲列车部队的规模仅次于苏联。不过,在战争爆发时,德军仅有数列装甲列车,而且还是一战时期遗留下来的陈旧装备,其性能甚至不及同时期波兰、捷克的装甲列车。

在战争初期,德军在作战中屡次遭遇装甲列车,尤其是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军在与苏军装甲列车的交战中,意识到这种武器在某些方面任然具有重要的战术价值,因此着手加强和扩大装甲列车部队。

在战争期间,德军除了装备自行建造和改装的装甲列车之外,还大量使用缴获的苏军装甲列车。

德国BP-42铁道装甲列车

德国装甲列车BP42最大的特色是自带子坦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装甲列车经常被用作在东线的移动堡垒。

装甲列车是一种在铁路沿线对部队进行火力支援和独立作战的装甲铁路车辆,由战斗列车和基本列车组成,一般由一台装甲蒸汽机车,两节以上的装甲车厢或二至四节作掩护用的铁路平板车构成。装甲蒸汽机车位于装甲车厢之间,煤水车朝向敌方,机车上备有通信设备和射击指挥器材。

1267次军列减速进站

德国BP42/BP44装甲列车徐徐进站

在俄国和波兰使用的BP42型装甲列车,加强了火力系统,列车前后各有一辆火力支援载卡、防空及火力支援载卡和指挥载卡,

支援火炮使用缴获波兰的le.F.H.14/19(P)10cm榴弹炮或缴获俄国的F.K295(r)7.62cm榴弹炮,

而防空火炮则使用4联装德国的Flak 38 2cm单管或4联装火炮。

以二战德国BP42系列装甲列车为例,第一节车厢为BP44型反装甲载卡,

搭载4号或者俘虏的T34/76炮塔的平车,前部装有清理铲,用于清除铁路上的杂物或者是布置的障碍,

如果在地雷较多的地区,还会在此节车厢之前再加挂一节平板车,用于诱爆地雷。

第二节车厢为坦克搭载车,一般搭载退居2线装备的坦克

比如在42年和43年已经落伍的38 (t) 或者是缴获其他国家的装甲车辆

该节车皮的用途是使用搭载的坦克(索玛)进行清剿作战。

第三节车厢为BP42防空火力支援车,装备有缴获苏联或者是波兰的76mm榴弹炮

或者使用le.FH18轻型榴炮,后部则是4联装FLAK38型20mm防空炮。

第四节车厢为载员车厢,主要是搭载随车步兵以及使用的装备。

第五节车厢是火力支援车,一般搭载一门缴获的76mm口径以上的火炮或者是le.FH18轻型榴炮。

第六节为动力车头,是驱动整列装甲列车前进的核心,一般为覆盖着装甲的BR57型蒸汽机车

后面的车皮顺序将前面所述的倒过来即可。

斯太尔重型装甲巡道车,三号N型炮塔火力支援型

重装甲列车(III号战车N型炮塔)四节重联

苏德战争初期隶属于南方集团军群的辅助装甲列车,车上搭载了克莱斯特装甲集群的第3铁路工兵团第3连的全体官兵。

一名车组成员站在探照灯旁边用望远镜观察情况。

战争后期,一队苏军在检查被击毁的德军BP-42型装甲列车。自从1944年3月之后,类似的场面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战场上,德军装甲列车部队的损失在不断增加。

<完>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