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玲父亲-典型的中国式父亲角色

2025-03-04 20:34 来源:风向网 点击:

贾玲父亲-典型的中国式父亲角色

贾玲第一次导演的电影《你好,李焕英》票房持续热卖。

这部讲述贾玲和她母亲之间亲情的电影,让广大观众被逗的捧腹大笑,又潸然泪下。电影用温情而真挚的艺术手法,呈现了细腻、伟大无私的母爱,这份母女间简单、纯粹、诚挚的情感触碰了人们内心柔软的地方,打动了万千观众。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贾玲的亲生父亲也参演了这部电影。

在电影临别戏份中,贾晓玲的父亲坐在病房外,满面愁容的望着病房,这一幕让人不由得落泪。很多人以为这是位专业演员,其实他就是贾玲的亲生父亲。一如广大中国式父亲一样,沉默、隐忍,似乎感觉他缺席,他却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关心你。

在现实世界中,贾玲父亲名叫贾文田,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平时喜欢唱唱歌,天性质朴。他有两个女儿(贾玲和她姐姐贾丹),那时家境并不富裕。

贾玲19岁时,他父亲跟她母亲一大早去运稻草,由于稻草堆得高,她母亲坐在上面压着。在离家仅有五分钟路程的地方,小翻斗车拐弯时,她母亲不小心摔了下来,碰了小脑,不幸当场去世。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贾文田一夜白头。当时贾玲还在北京求学,贾文田又毫不犹豫把老家房子卖了,再苦再难也要供贾玲上学。

简单一道菜里蕴含的绵柔父爱

贾玲小时候特别爱吃鸡,她自己都说她是鸡的杀手,可见有多么喜爱。个中原因是她妈妈有一道拿手菜是土豆烧鸡块。可是后来妈妈走了,贾玲再也吃不到了。贾文田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既是父亲也要加上妈妈那样关心和照顾女儿。他开始学着做这道菜,贾玲因为怀念母亲,也希望他能做好,可能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每当父亲弄不好,贾玲就会哭,因为太思念母亲了嘛。贾文田就不断反复尝试,到了第二年这道菜就做得特别好了。

贾玲在演戏圈逐渐闯出名堂,也更忙了,贾文田支持的方式很“父亲”

在参加一次央视的《越战越勇》节目里,贾文田介绍说贾玲把他接到北京跟自己住一起。当初的目的是女儿能多看看父亲,能互相多陪伴陪伴。可是贾玲太忙了,整天看不着人影。经常出差,今天在湖南,明天去上海的。他非常心疼,甚至在朋友圈里发文跟大家说不要让自己子女从事演艺行业,就是因为太辛苦。在节目里他还说这么一段话:

只要我身体没有病,她没得负担,她成天不操我心,就是对她的支持

大家看,是不是很朴实,是不是说出了一位平凡父亲的心声?支持你,不一定轰轰烈烈,照顾好我自己,就是对你的最大支持。

2011年《百姓秀场》最后一期节目,贾玲携父亲首次同台,贾文田更是第一次登上电视荧屏。

父女俩全程手拉手,此情此景感染了不少观众。父亲说话,贾玲深情的凝望父亲饱经沧桑的脸庞;父亲唱歌,贾玲忘情的为父亲打拍鼓掌。节目最后,嘉宾们一起合唱《父亲》,当听到“我的老父亲,我最亲爱的人”这句歌词时,贾玲泪流满面。千言万语化作泪水恣意流淌,难以表达对父亲这么多辛苦付出的感恩。而不善言辞的贾文田搂住自己心爱的女儿,眼神中满是骄傲与自豪。也许在他眼里,爸爸就像女儿背后的大山,为了女儿喜欢的东西,不想看到女儿难过,他定是义无反顾。

来自老父亲的爱是默默无声,却又轰轰烈烈!

最后,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让人非常痛苦的事。背井离乡与陪伴父母不能兼顾,这也是当代很多年轻人心中的痛。

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然后父母一天天老去,他们不一定等得起

别忘了生命本身就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世事无常,行孝需趁早,最怕一转身就是一辈子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