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90后男孩的“狐狸经”

2025-03-28 09:56 来源:风向网 点击:

一个90后男孩的“狐狸经”

一个90后男孩的“狐狸经”

杨亲福 周俊

【名片】

谢华青,1992年出生,新化县奉家镇人。初中毕业,打工六年,赚了些钱。之后,返乡创业,带领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办起白面狸养殖场,获得成功。

【故事】

“喂养白面狸对技术要求比较高,特别是白面狸性格独特,很怕生人。”打开白面狸养殖场的大门,谢华青边走边介绍。

中间是过道,两边是养殖栏,共40间,里面的15间养了白面狸,共43只。谢华青介绍:“去年8月喂养了45只,死亡了2只。”

每间栏的中间是过道,两边各一个占地两平方米的铁笼,每个铁笼喂养3只白面狸,一公两母,都蹲坐在铁“栏杆”上。见来了客人,都倏地站起,在铁栏杆上跑动转身,转身跑动,显得害怕、紧张和不安。谢华青介绍:“每只十斤左右,最大的十二斤左右,市场价上每斤150元左右,一年一产,现在有7只怀了胎。”

在养殖场的办公室里,谢华青给我们讲了他的创业故事。他的爸爸叫谢益生,妈妈叫奉菊云。他有一个姐姐,已经出嫁。爸妈都是五十岁才出头的人,一家三口人,本可以过上幸福生活的,但由于地处穷山恶水,父母常生病,都不能外出打工,家里竟拿不出学费送他读高中,使他初中毕业就不得不辍学谋生。

谈到在外打工,谢华青感到心酸:“没有多少文化,只能干重体力活,挣不到几个钱。三年前,我们村里被列为省定贫困村,我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有产业扶贫政策的扶持,我产生了回家创业的想法。回家上产业项目,必须做特色产业文章。”

白面狸又称玉面狸,在奉家山一带叫白猫狸,是狸的一种,也称牛尾狸,果子狸。面白色,尾似牛,喜吃果实,捕鼠胜似猫。谢华青说“鉴于白面狸肉是难得的山珍野味和滋补品,被世人推崇为山珍之首,通过两年的用心思考,我选择办白面狸养殖场。没有资本,我决定搞股份制。”2016年春节后,谢华青没有再出去打工,他约集谢目生、谢小生、奉光荣、奉光美等到自己家里进行协商。他告诉大家:“现在的扶贫,不管怎么说,落到实处是送点现金或物资,可以解决我们的临时困难,但不能让我们从根本上脱贫。如果我们有自己的产业,我们就可以从根本上脱贫。我想牵头办一个股份制白面狸养殖场,希望大家参股。”谢目生、谢小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穷则思变,他俩决心特别大,都表示设法找到担保人,小额贷款5万元。就这样,谢华青贷款15万元,谢目生、谢小生、奉光云、奉光美各贷款5万元,租了基地,购回白面狸45只,每只1200元。

谢华青介绍:“为了掌握实用技术,我外去武冈一白面狸养殖场考察取经一个星期,又去长沙学习了一个月。”在他的办公室上,有一大堆养殖白面狸的图片资料。

在去年的合并行政村运动中,岩板村并入了上团村。原岩板村是省定贫困村,得到新化县扶贫办派扶贫工作组驻村扶贫。扶贫工作十分重视产业扶贫,罗崇富主任视察了谢华青的白面养殖场,去年底,扶贫工作组给他场里安排了5千元扶贫款。谢华青说:“广大群众,还有扶贫工作队,都希望我办白面狸养殖场脱贫致富,给大家树立一个榜样。我有决心把这个养殖场办成功!为了群策群力,得到政府产业扶贫支持,我正在筹建‘岩板白面狸养殖专业合作社’。”